(一)吴淞商船学校之起源
清光绪末年,邮传部(交通部)尚书盛杏荪字宣怀(江苏武进县人)经办轮船招商局多年,具有振兴航业,收回海上及内河航权的卓见。认为:“商务振兴,必借航业,航业发达,端赖人才。”基于这一思想,必须先栽培本国商船人才,于是着手准备创建商船学堂。原本想把上海徐家汇邮传部高等商业学堂(即南洋公学)校舍充作商船学堂校舍,把该公学上院部分并人唐山路矿学校(今唐山交通大学)。当时,地方人士认为:因南洋公学系我国东南沿海诸省仅有之最高官办学府,其他专门学校,系教会学堂,如圣约翰等一、二所,不能满足学者之需要,且专科性质不同,如果南洋公学併入唐山,则对于东南诸省青年之深造,实感不便,乃于1909年在南洋公学上院内先设船政科,徐图扩充。船政专科学生程度与南洋公学土木、电机科的完全相同。南洋公学分蒙、中、上三院,即三年高等小学,五年中学,四年专科。船政科先设驾驶专科,由吴敏齐先生为科主任(吴老师广东人,海军出身,曾任高丽大臣等职)。教授中有二位出身航海的英国人,担任驾驶、船艺等课程。一方面计划在吴淞口炮台湾大炮台旧址,收购地亩,兴建商船学堂新校舍,成立独立的、规模宏大的商船学校。与此同时,江苏省南通张季直先生(张謇,清末状元,全国有名的大实业家),系商船学堂创办人之一,并曾慨捐地亩,作为商船学堂的地基。南洋公学船政科初办时,因当时社会上对航海驾驶科性质、内容并不明了,投考该科者不多,即便是本科中院毕业生愿升学该科者亦为数了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当局乃采用圈定法,即指派中院毕业生中身体健康,目不近视者升入船政科深造。例如郏鼎锡学长就是其中之一。
(二)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正式成立
南洋公学船政科驾驶班办了二年,到宣统三年(1911)夏,商船学堂才在报上刊登招生广告,正式对外招生。报名及考试地点均设在南洋公学。因为商船学堂是国内首创,是个新型的学校,学生待遇优厚,免收学、膳、宿费,只收制服费;加之学生毕业后出路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报考的学生异常踊跃,报考人数达三千余人。每个报考的学生都拿到一张考生须知,上书
第一条:本校学生仿照海军传统,必须服从命令。
第二条:本校学生必须一律剪去发辫,穿着制服。
第三条: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达到能直接听讲为标准。
第四条:本校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计有:出洋留学,服务海军和派往招商局海轮、江轮任二副。
第五条:本校学生须目力良好,无色盲,如能游泳,尤为合格。
笔者本人刚从上海浦东中学毕业,亦慕名报考应试。考试期间我投宿上海四马路鹿鸣旅馆,旅馆内挤满报考商船学堂的考生,旅馆客满牌高挂。这一盛况据说是旅馆开业以来从未有过的。每个考生努力备课,日夜书声琅琅,眼见考生众多,都担心考不及格而名落孙山,竞争激烈,空气紧张。考试这几天,每日清晨考生都伫留在法租界公馆马路(俗称法大马路)大自鸣钟(今金陵东路黄浦公安分局)电车站等候从十六铺开往徐家汇的头班车,拥挤异常,好象是专门为商船学堂考生开的专车。每个考生手里拿着墨水瓶和蘸水笔,表情沉重、严肃。笔试结束后,再考视力,考视力的方法与今不同。考场设在大礼堂内,正面放大黑板一块。座位排成单排,距黑板有一定距离座位左右互不相近。每个考生分得考卷一张,上面印有五个方格。主考人嘱令大家注视黑板上揭示之一张大白纸,上面画有五个颜色的圆圈,历时一分钟后,根据各人之记忆依次将颜色种类填入考卷方格内。首届招生共录取新生六个班、160名,计高等一个班,中学三班,预科二班。遗憾的是未招收轮机学生,致造成航海人才的不平衡。这次招生除上述考试录取新生外,还有由南洋公学中直升的学生和全国各省招生考试及格再到上海复试合格的学生,如冯骏学兄就是其中之一。
(三)商船学堂的学校生活
高等商船学堂仿照南洋公学上院校舍模式设计的新校舍正在吴淞口炮台湾建造,尚未竣工,只好将南洋公学斜对门出租作为丝厂的校产收回,进行修缮,暂充商船学堂的临时校舍,校门口挂着“邮船部高等商船学堂”校牌,与南洋公学的校牌遥遥相对。商船学堂的监督(校长)由南洋公学监督唐文治兼任。唐监督江苏太仓人,邮传部侍郎。唐校长精通国学,洞悉外国政策,对外交极有见解,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晚年创办国学专修馆于江苏无锡。唐监督双目近视甚深,后竟失明。教务主任是夏荪鹏,江苏江阴人,公派赴英国学习航海后改习海军,归国后主持商船学堂教务工作商船学堂成立后,南洋公学不再办理船政班。原有二班学生共39人转到商船学堂继续学业,由于临时校舍不敷,故该二班学生以及专科一年级新生只能仍在南洋公学上院上课。学生入学后每人只支全年制服费银洋十七元正。制服为海军式,计夏季二套、秋季一套、冬季一套,帽子一顶、白帽套三只,黑、白皮鞋各一双,跑鞋一双,上衣一套,衬衫四件、单双硬领半打,领带、领结二色,袖钮、领扣和围巾等。
学校规定,凡留有辫子的新生必须剪去,但有同学某君表示不愿而宁可退学,并振振有词:“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多数同学为该同学如此不识时务而为之惋惜不已。满清政府对于辫子固然非常重视,甚至对新派人士无辫者确有被官府斥之为革命党之危险。但是到了宣统二年清政府曾有令:“凡军人和学生中剪辫”的规定。当时,浦东中学较为开朗,学生都纷纷剪辫,本人亦花银洋伍角将辫子剪去。学校实行半军事化,全体学生编成八个队,即按照船的左右舷各分成四个队。每个人从船首开始,按甲板部位名称命名,设分队长八人,总队长一人,由二、三年级同学担任。笔者所在之分队长是周均时学兄。学生一律穿制服,每日晨上课之前,全体学生列队接受服装及仪容检查,聆听教务主任的训话和宣布有关教学事项。夏教务长刚从英国留学归来,洋气十足,一口流利的英语,相当神气。上下课、进餐、起床、就寝、集合等均以军号为号。遇见师长、同学一律行立正举手礼。新生入学后,每日早操时均须认真练习礼仪动作姿势。平时处处注重礼节,实行“食不言,寝不语”;室内不戴帽,入室脱帽,早晨行升旗礼,傍晚行降旗礼。同学们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在操场或室内学习、工作,或散步廊下,一闻军号必须立即停止,在原位立正待命。实行管理军事化制度。做得十分严肃、认真。
(四)商船学堂之治学精神
重视道德教育,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重点培育以能实际操作之人才为目的,学校对学生之期望致殷。学校十分重视体育,每天黎明即起,往往不及洗脸就跑步到操场上做健身操,不得旷课,如请病假,必须经校医证明,早操毕再练田径、器械操等。教务主任夏老师原是南洋公学学生之体育健将。因为他体魄健壮,曾公派赴英国学习航海。夏老师在体育运动方面也很酷爱,无论在指导或示范表演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实是一名良好的体育导师。在他的关心指导下,我校的足球队在南洋公学的足球比赛中常名列前茅。为了学习海上生活,学生必须操练爬桅技术。为此,学校在南洋公学上院对面的操场内特建船桅一座,十分坚固且具有相当高度。船桅周围有麻绳安全网络,由分队长带领同学练习爬桅。唐校长精通国学,提倡尊孔,发扬孔圣之道,每逢孔子诞辰举行祭孔典礼。提倡研究国文,每学期内必举行中文会考,作文篇,凡名列前茅者给予奖品以资鼓励。学校注重英文教学,各门课的教科书除国文外,均采用英文原本。学校各级领导公布通知事项均用英文,操练口令概无例外。
(五)辛亥革命与商船学堂之命运
1911年秋商船学堂开学上课之后秩序井然。到了八月中秋节武昌起义(历史称辛亥革命)爆发,其是全国人民反对满清的情绪高涨,全国各地分起而响应纷纷独立。上海宣布独立之后,官府机构便与满清朝廷脱离关系。实业、商船二校与清邮传部亦失去联系,因此,学堂经费来源中断,学堂只得靠校产抵押、借款度日,才得以照常上课。学堂在政局变更过程中,勉力维持上课,直到学期终了才放寒假,均是唐校长及各位老师热心教育之功,,全体同学莫不深深感谢。寒假期间,政局犹未平静,唐校长为了经费问题坚决辞去兼职,商船校务一时曾呈停顿状况。同学们亦感惶恐不安。南京政府成立伊始,千头万绪,对商船学堂新校长的人选问题未遑顾及。同学们非常着急,乃推举代表到南京去,向政府建议延聘萨镇冰担任校长一职,其时,萨老师正在上海休养。在萨老师未上任之前,教师中有一位陈霭比老师,曾与萨老师在海军学堂中共事,对萨老师生平了解甚详。赞扬备至,竭力推崇他来担任商船学堂的校长。民国元年(1912年)萨老师毅然来校就职,全校师生为之心神大定。
来源: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同学会编,淞水潆回 海涛澎湃:吴淞商船学校在沪复校六十周年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