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群(1885 — 1944) 名文选,字字行,贵州兴义人,年幼时从父学易、书二经,又学阳明学、四书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王伯群等四人由兴义县首批以公费选送日本留学,就读日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在日本与章太炎等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与革命活动,并与梁启超结识。
1912年,辛亥革命后,王伯群由日本回国,在上海加入章太炎、程德全组织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发展革命势力。应章太炎之邀,出任《大共和日报》经理,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时梁启超在京组织进步党,邀王任干事。
1914年,王伯群在北京参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当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时,王伯群与梁启超、蔡锷等决定以滇黔为发难地共举反袁义旗,王专程回贵阳与贵州巡按使戴戡及贵州陆军第一团团长兼护军使署副官长的胞弟王文华策划反袁,后又与戴戡于1915年10 月下旬应蔡锷、梁启超之邀赴天津谋划反袁大计。11月17日,王伯群、戴戡和蔡锷、梁启超、汤觉顿、蹇念益、陈国祥七人在天津召开会议,确定了滇黔武装起义的方案。会议决定王伯群先回滇黔作起义准备和策动贵州起义,梁启超负责策动广西,蔡锷负责策动云南。袁世凯称帝时云南即宣告独立,而后贵州、广西响应,以云贵之力夺下四川,以广西之力平广东,约三月后会师湖北、定中原。这就是策划反袁战争的著名的“天津会议”。
会后,王带着梁启超亲笔草拟的滇黔两省起义时发布的通电、檄文稿《云南致北京警告电》《云南致北京最后通碟》《云南宣布独立电》《贵州宣布独立、滇黔共同讨袁电》《云贵致各省通电》《云贵檄告全国文》等经香港、越南入滇。
12月2日,袁世凯称帝。王伯群加入到蔡锷领导的云南反袁斗争中,为了避免其舅父——军阀刘显世将枪口指向讨袁护国志土,积极说服其其参加“倒袁”斗争中。1916年护国战争胜利后,王伯群任贵州督军府总参赞及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黔中道尹等职。在民国初年复杂多变的政治风云中,王伯群积极追随孙中山,1918年,王伯群入广州护法军政府。次年加人中华革命党,以广州护法军政府议和代表身份赴上海出席议和会议。1920年,在广州任大总统府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
1924年,孙中山倡议南北协商,和平统一。王伯群随同孙中山北上,奔走各方。王伯群与孙中山结识於同盟会在日本成立的初期,正是这非比寻常的友情,孙中山写下了“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赠予王伯群。1925年,孙中山北京逝世,王继承遗志,回上海继续活动。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王伯群出任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1927年,王伯群任国民政府政治会议委员、交通部长兼交通大学校长及招商局监督。时因连年兵祸,交通事业备受摧折。王上任后,拟定交通事业革新方案,主张振兴铁路,统一邮政,创办航空,发展电讯,整顿交通教育,并拟有具体办法。任中身体力行,致力于交通改革,发展民族交通事业,并多有建树。其主要政绩有:收回外人主持之财政,免去法国人铁士兰邮政总办职;建立财政储金汇业局和真茹国际大电台;取消外国人在国内设立的电信营业局,设立国际电信局;开设南京、上海、武汉、青岛自动电话;将建设委员会在各地所设之无线电台收归交通部统一管理;接收英国人所设烟台、威海卫水线收发处;将腐败的招商局收归国营;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停止海关、海乡的航空管理局,创设航政局接管其事,推行新政;设立沪、蓉航空管理处,开通定期航班,并与美商合办中国航空公司,与德商合办欧亚航空公司;订立重要交通法律、法规。是时,航空方面已有一定系统,完成立法程序。而电信条例、财政汇兑国立法及邮政储金法已颁布施行。
由于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倾轧,三十年代开始,王伯群逐渐淡出政坛,并逐渐转向“教育救国”。1928年秋,王伯群、招商局总经理赵铁桥倡导恢复吴淞商船学校,具体由吴淞商船校友,时任交通部航政司船务科长杨志雄负责筹办,收回吴淞校舍,于1929年9月1日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29年10月8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开学,并将1929年10月8日定为复校纪念日。王伯群出任复校后的首任校长,亲自为学校题写了“忠信笃敬”的校训,悬挂于学校礼堂入口处。
“忠信笃敬”四字校训来源于《论语·卫灵公》,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翻译成白话文,即“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即使到了外邦,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就是在本乡本土,难道行得通吗?”)王伯群校长题“忠信笃敬”,目的在于从“言”和“行”两个方面,“寄学生以品学兼优的希望,以求世界影响”。
吴淞商船“忠信笃敬”校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儒家思想精髓,“言忠信”、“行笃敬”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内在要求,也蕴涵了吴淞商船的精神追求与办学理念。
1932年,王伯群先后辞去交通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1943年,当选国民政府委员,任国史馆筹备委员等。抗战期间,王伯群任“私立大夏大学”校长,在贵州还极力实业救国,先后发起组建永仁两岸川盐运销处、聚康银行、聚康公司、利民公司等。
1944年12月20日,王伯群因病逝于重庆,终年60岁。遗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伯群文集》等。
图 1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大礼堂上悬挂的校训
图 2 贵阳护国路111号王伯群故居
图 3 上海愚园路1136弄31号王伯群故居现长宁区少年宫
来源:海大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