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上海海事大学建校110周年。1909年,为维护海权,挽救航权,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百年办学史,在为国家航运、物流、海洋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亦见证了中国海权从弱到强、由衰到兴、由屈辱到光荣的崛起史。
办学源起:危机从海上而来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有着悠久的海洋开发利用历史。在古代,海洋发挥着“兴海盐之利,行舟楫之便”等的重要作用。《周易·系辞》指出:“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秦汉时期开始,中国便开始发展海上贸易。到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顶峰,通过海上贸易通道,中国源源不断地把丝绸、香料、瓷器运往世界各地。1405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率领二百多艘船,带领2万多人的队伍,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更是显示了中国强大的海上实力。近一百年后,十五世纪末,西欧国家一些航海家,才带领两三艘小船,不到百人的队伍,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继之而来的是疯狂掠夺和殖民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代。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由过去广州一地的“一口通商”,扩展为“五口通商”。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间位置,背靠富庶的江浙腹地,具有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早在1858年,马克思就在同恩格斯的通信中敏锐地注意到,“五口通商和占领香港仅仅产生了一个结果:贸易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五口通商后,依靠区位优势和便利的水陆交通优势,原来通过广州出口的丝绸、茶叶等商品,现在都转移到了从上海出口,很快上海便超越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随着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亟需大量的航海人才,创建高等航海教育的历史使命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上海这座城市身上。
1889年的上海外滩
吴淞商船:因挽救航权而“生”
1860年,为挽救民族命运,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随着上海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窗口作用的凸显,1865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开设造船厂。1872年,李鸿章委托盛宣怀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往来上海的轮船越来越多,但高级船员、引航员都是外国人,这种现象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1903年,张謇在参加日本劝业博览会期间详细考察了日本的航海发展状况,提出:“维护领海主权,要先造就航政人才,大则可以建设海军,小则可以驾驶商船。”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横滨是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著名的港口城市,横滨的航运业给了他很大的震撼。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文喟然叹道:“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在“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思想的指导下,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903年,晚清政府成立商部。1905年,学校改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颁布的《商部上海高等学业学堂章程》中计划学堂开设四科,其中就有航海科和轮机科:“本科分科四科,一商业科、二航海科、三轮机科、四电机科。”同年,清政府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增设邮传部主管全国铁路、轮船、邮政、电力四项工作。
1907年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划归邮传部管理,并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同年秋,唐文治任学堂监督。1909年,为发展远洋航运,需要大量航海技术人才,邮传部准备把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改制为商船学堂,并把学校的铁路、电机专业转入唐山路矿学堂,这遭到了师生们的联合抵制。但唐文治深知创建航海专业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当时“航权旁落,亟需广植人才,以图挽救”。最后,他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保留铁路、电机两科的前提下,增设船政科。待条件成熟时,再成立单独的商船学堂。1909年7月,船政科成立,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正式启航。
但是,成立独立的商船学堂的工作一直在推动之中,1911年,盛宣怀奏宣统皇帝筹办商船学校折,他提出:“商务振兴,必借航业,航业发达,端赖人才!”同年,邮传部在上海徐家汇租用民房创建“高等商船学堂”,原船政科划归商船学堂,由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管理,唐文治兼任学堂监督,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高等航海学府正式诞生。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需要有独立的教学、实习场地。当时,有两种选择,一处位于上海吴淞口,为近代实业家张謇所捐赠,“翰林院修撰张謇,愿将上海吴淞口渔业公司地基并所领官款六万元呈送臣部,办理商船学校”。另一处位于浙江宁波。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了吴淞口。当年8月,商船学校校舍竣工。因辛亥革命爆发,学生仍在旧址上课,直到1912年9月,才迁入新址。
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门
唐文治:“商船所至,海权所至”
1911年招生时,有3000多人报名,学校进行了认真选拔,并把原船政科船政二班、三班29名学生转入该校。唐文治在招募第一届航海学生时提出“商船所至,海权所至”,他慷慨激昂地指出:“同时诸生亦应记得,商船驾到国外,其实是国家的势力所达之处……国家一旦有事,诸生即是海军……愿诸生学成致用,不负朝廷厚望。勉之,勉之。”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唐文治辞去监督一职。1912年3月,中华民国交通部任命原清末筹备海军大臣、海军提督萨镇冰为吴淞商船学校校长。萨镇冰曾在马尾船政学堂学习,1877至1880年,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任校长后,他号召学生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他勉励学生“若无后悔需勤学,各有前因莫羡人”。他除了要求学生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借用海军部的保民军舰作为实习船,并委任英籍教员伍肯为船长,带领学生上船实习。
1912年9月,学校易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1914年更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门学校。1915年,因学生就业和经费拮据等原因学校停办。从1911年成立高等商船学堂到1915年吴淞商船学校停办,共招收六届学生,学生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毕业72人,培养出了周均时、金月石、杨志雄等杰出航运人才。
唐文治
王伯群亲题校训:“忠信笃敬”
1917年到1919年间,孙中山写作《建国方略》,构想了中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为落实孙中山的遗愿,1927年南京政府宣布设立上海特别市,并着手制定“大上海建设计划”,其中第二项内容就是加强港口铁路建设。随着局势相对稳定,发展航运,恢复吴淞商船学校的工作又提上了议程日程。1928年,招商局总办赵铁桥提交的“恢复吴淞商船专门学校”的提案在全国交通会议上获得通过。在时任交通部长王伯群的帮助下,由吴淞商船校友、时任交通部航政司船务科长杨志雄负责筹办,收回吴淞校舍,学校于1929年9月1日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10月8日,学校正式开学,王伯群亲自出任复校后的首任校长,并为学校题写了“忠信笃敬”的校训,悬挂于学校礼堂入口处。
“忠信笃敬”源于《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内在要求,也蕴涵了吴淞商船的精神追求和办学理念,目的在于从“言”和“行”两个方面,“寄学生以品学兼优的希望,以求世界影响”。这也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敬业”遥相契合。
1933年,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沦陷,校舍被毁。不久之后,学校再次被迫停办。1929年复校至1937年停办,共招收驾驶、轮机两科学生150人。既培养了民族航运人才,也培养出了一批抗日民族英雄,如学校学生傅啸宇、梁添成、雷天眷等加入空军,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布《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停办后,国民政府认为:“以我国江海航运范围之广大,岂能置航运教育于不顾,况在抗战航运尤为重要。”基于高等航运教育的重要意义,1939年,学校在重庆复校,定名为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增设造船科,以“研究设计抵抗敌舰方法”。办学之初,先是租用招商局“江顺”轮为临时校舍,后建设溉澜溪校舍。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战时商船既须武装,则从业员必须一变而为海军后备员”,也开创了“高山上学航海”的教育奇迹。1943年,因部分师生对校长宋建勋不满而掀起学潮,教育部下令将学校并入国立交通大学(重庆)。
王伯群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旗
1934年,轮机专业学生毕业照
应“大上海都市计划”再次复校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内迁的大专院校纷纷返回原地。同时,国民政府也制定“大上海都市计划”,提出要新建吴淞港。恢复上海高等航海教育迫在眉睫。1946年10月14日,学校在上海正式复校,定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周均时为校长。学校租借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为校舍,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航海技术人才”为宗旨。设航海、轮机两科,并增设先修班。1947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在成立学生自治会时,该校的地下党组织就抓住机会,发动广大学生参加自治会选举并掌握领导权,选出的正副主席都是地下党员。到上海解放前夕,学校地下党员达到15人以上。由航海科1946级学生王夷白任学校地下党支部第一任书记。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6月22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高教处接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仍设航海、轮机、电讯三科。从1911年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到1950年止,该校在39年中,几经沧桑,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航海教育工作,为中国航运界输送1000多名航海人才。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远洋船舶、海运企业、航海教育的骨干,为建设祖国,发展航海事业,维护航权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49年,上海税务专门学校停办后,其海事班并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曾印在五分钱纸币上的“海辽”轮起义的方枕流,驾驶“太平”舰参与收复南沙群岛主岛“太平岛”的何炳材,均早年毕业于海事班。1950年9月12日,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主要设立航海系、轮机系和港埠工程系。根据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统一部署,1953年3月,上海航务学院北迁大连,与东北航海学院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同年11月,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也并入大连海运学院。上海高等航海教育又再次暂时中断。
上海航务学院
上海海运学院:浦东开发的先行者
1951年5月,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新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案,为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1951年6月15日,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成立。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国内经济逐渐稳定并快速发展,航运业也得到发展。恢复上海高等航海教育再次成为人们的共识。
195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视察上海港口时指出:“上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港,又是一个国际港口,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港口,一定要把它管好。”1956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嘉庚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建议恢复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及上海航务学院案”。
1958年,中国的外贸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大部分都是由外方承担运输的,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快远洋运输队伍建设。同年,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我们除了继续加强陆军和空军的建设外,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大力造船,建立‘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立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7月11日,交通部成立远洋运输局。
1958年9月,交通部决定恢复上海高等航海教育,由上海海运局和上海船舶修造厂负责筹建上海海运学院及其附属中等技术学校。上海海运局副局长蒲济生任上海海运学院建校委员会主任委员,选址上海浦东县。就这样,浦东第一所高校在一片农田中拔地而起,成为浦东开发的先行者。陈嘉震、陆子芬等原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航务学院的教师及校友,也成为学校师资的主要来源和骨干。1959年7月,上海海运学院正式成立,共招生83人,设一个海洋船舶驾驶班,两个轮机管理班。1959年入学的新生暂借位于中山东一路17号(今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大楼)部分楼面作教学场所及学生宿舍,行政人员借用中山东一路23号(今中国银行大楼)部分楼面作办公场所。1959年10月,学校第一幢教学大楼在稻田里破土动工,全体师生员工参加工地劳动。1960年6月,楼高4层的教学大楼正式竣工,为当时浦东最高建筑。
1962年,交通部进行部属高校专业调整,至1965年底,调整后的上海海运学院共设有水运管理、水运经济、远洋运输业务3个系6个专业,集中了大连海运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等交通部所属高校水运经济、水运管理、远洋运输业务、交通财务会计等专业的优秀师资和办学力量。
上海海运学院北大门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排头兵
“文革”期间,学校发展遭到严重挫折。1972年,上海海运学院开始招生工农兵学员,共招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远洋运输业务、港口机械4个专业,150名学员,另招61名国际邮政进修班学员。至1976年,共招收五届1400余名学员。为提高学员的操作能力,1974年5月,接收由货船改造而成的学校第一艘教学实习船“育新”轮。
1978年初,高考恢复,并进行1977级的招生工作,共招收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起重运输机械和远洋运输业务4个专业。1979年,学校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开设航海技术、工程机械、运输管理工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经济法(海商法)五个专业。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海运学院在浦东开发开放中也走在了前列。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谈话中强调:“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学校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而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学校开始实施“攀登计划”,提高师资水平,提出争取在2000年前后,有一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学校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育才工程”,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991年至2003年间,上海海运学院先后组建管理学院、浦东工商管理学院、商船学院、工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物流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1998年,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学校首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作出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决定。2002年,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临港新城开工建设,通过围海造田形成了上海最年轻的陆地。2003年11月,临港新城管委会挂牌成立。为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临港新城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展学校发展空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上海海事大学学校主体搬迁至临港新城。2004年11月19日,上海海事大学在临港新城举行新校区建设开工典礼,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在滩涂上、芦苇荡中拔地而起,成为临港新城开发的拓荒者。其后,多所大学相继搬迁临港新城,形成了“两海两电一桥”的临港大学城格局。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此揭牌成立。
上海海事大学揭牌仪式
传承吴淞商船精神 以校史人物命名校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航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密不可分,航运人才的培养与航运强国、经济强国的建设息息相关。上海海事大学始终以传承吴淞商船精神、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为己任。2009年9月30日,题写“吴淞商船精神永恒”的吴淞商船纪念碑落成典礼在临港校区举行,以更好传承“爱国、坚毅、严谨、务实”的“吴淞商船精神”。2012年10月3日,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创始人唐文治雕像揭幕仪式在学校举行。2015年,“忠信笃敬”校训写入上海海事大学章程。2016年12月,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特种模拟船在上海海事大学启用,该船命名“吴淞”号。2018年3月,学校通过《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道路命名方案》,把船政、吴淞、海运、海事等校名,以及唐文治、张謇、萨镇冰、王伯群等校史人物融入到了道路命名之中,把校史写在了校园的土地上。
上海海事大学的校史既是一部高等航运教育兴衰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磨难,多次停办,又多次重新崛起。百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十六万余名高级航运物流人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4000余名各类在校生,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正致力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
“吴淞商船精神永恒”纪念碑
海洋兴,则民族兴;海洋衰,则民族衰。新时代,上海海事大学必将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级航运物流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