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校史育人作用,进一步提升新一届校史馆志愿讲解队员的讲解能力与专业素养,近日,校史馆邀请建馆筹备工作小组主要成员之一、文理学院教授刘泽雨开展专题讲座,全体讲解员参加培训。
刘教授以“我与校史”为题,将自身所经历的学校发展关键历史阶段作为引子,回溯四十年来,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完成历史使命退休,个体的命运与学校的发展水乳交融、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老海大人”的家国情怀。他不无感慨地说道:“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在占校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创造了学校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篇章。”为了帮助学生厘清校史上多次迁校的差别,他综合对比了抗战时期内迁重庆、解放初期北迁大连以及2009年新校搬迁至临港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前两次迁校,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事实上都使上海的高等航海教育一度中断,给上海乃至中国的高等航运教育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而新校迁址完全是为了适应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而作出的主动选择,呼应了国家发展战略。
对于校史上的著名教授、学者,刘教授同样如数家珍。他逐一讲述了陈嘉震、陆子芬、魏文达、范广洲和刘伯庸等教授潜心治学、悉心育人的故事,他提到,老教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活”的历史载体,通过继承、弘扬老教授的精神品格,能够起到激励人、影响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
讲解员们通过观看、听取刘教授的讲解,对校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海”的文化,刘教授播放起校歌《破浪向前》的优美旋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众人沉浸在《大海恋歌》及多首描写校园美景的诗歌中,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了诵读和感想分享,进一步加深了“海”味熏陶。
图1 刘老师讲述海大历史
图2 刘老师介绍校史中的学者教授
图3 刘老师讲述校史故事
图4 同学现场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