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航运业和高等航海教育进入了改革复兴的历史时期,上海海运学院也在这期间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针,相继迎来了几艘自己的实习船,为海运学子的上船实习训练提供了优良的实习环境。
一、“育青”轮
继育新轮之后,上海海运学院迎来了第二艘实习船“育青”轮。“育青”轮是1981年由香港招商局代购后经改装而成的教学实习船,1998年4月报废。该轮是日本1966年建造的货船,总长130.49米,型宽17.6米,型深10.2米,空载吃水(后)4.4米,总吨6264.7吨,载重吨7723吨,舱容10469立方米,主机7200马力,航速13.5节,续航能力7200海里。改装后配备有卫星导航系统、雷达自动标绘系统和无线电通讯等导航、助航及通讯设备,可容纳50~60名学生上船实习。
图1 “育青”号教学实习船
海院第2艘实习船“育青”轮的经营航线是近洋航线,实行远洋运输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中远总公司委托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代管。海院成立船务公司后,于1988年9月20日向交通部教育局请示提出改变“育青”轮的经营管理体制,将原由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代管改为海院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海院船务公司负责实习船的经营管理。中远总公司于1989年12月6日复函海院,同意终止“育青”轮代管协议。育青轮的管理方式开创了海运学院自主经营船舶的先河。
图2 “育青”轮访问日本
二、“育秀”轮
海运学院的第三艘实习船“育秀”轮原为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工作船“三航钻二号,1987年9月11日,交通部基建局同意将该轮无偿调拨给海院作为教学实习船。1988年3月12日海院与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签署了《“三航钻二号”移交书》,签署之日起该轮产权归海院所有(1986年7月净值182万多元),1988年3月13日向上海船检局申报将船名更改为“育秀,将船藉港“上海更改为“汉口”,并于1988年3月16日同武汉河运专科学校签订《“育秀”轮管理使用协议书》。海院将“育秀”轮交给河专管理使用,产权仍属海院,海院需安排学生实习时,与河专联系协调安排。
三、“育海”轮
“育海”轮是1989年4月从天津远洋运输公司接收后改装而成的教学实习船,1993年4月报废。该轮是原民主德国1969年建造的货船,总长157. 11米,型宽20米,型深11. 58米,空载吃水(后)4.6米,总吨82.82吨,载重吨12540吨,舱容14991立方米,主机12000马力,航速15节,改装后各项导航系统和无线电设备齐全,可容纳35名学生上船实习。“育海”轮实习船原为天津远洋公司“海丰”号货轮,经海院与天津远洋公司协商,天远为支援海院解决教学实习船的困难,决定将“海丰”轮调拨给海院。1989 年3月2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通知天远,同意将投资船“海丰”轮调拨给海院。交通部于1989年5月20日批复中远总公司和海院,同意将“海丰”轮无偿调拨给海院。育海轮由此成为海运学院的第四艘实习船,承担起海运学院的实习教学任务。
图3 “育海”轮
文革时期,育新轮的接受并投入使用开启了海运学院校船的新时代。八十年代,育青轮,育秀轮和育海轮的相继投入使用则标志着我校海上教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于不断探索中追求航海教学质量的提升,致力于为中国航海事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航海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